Thursday, July 20, 2006

從荷蘭菌到中國熱

『經續會成敗關鍵:扭轉「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錯誤方向, 引導資源投入台灣的創新發展』

◎林環牆, 部落格專論,7-20-2006; 自由時報, 7-26-2006

<相關政策建議>:
1 2 3 4
5

從最近經續會各分組會議討論來看,可能最後又陷入在台、中經濟關係打轉,無法產生整套策略方案,以解決台灣經濟成長弱化與實質工資停滯不前的雙重結構性問題


灣經濟的戰略,必須盱衡時代的演變而調整。由於戰略模糊或執行無力,台灣近六年來資本和技術大量外流中國,內部卻是投資低迷,以致整個資源分派,竟然演變成在配合中國崛起的發展需要。顯然,台灣主體性的整體利益和安全,已不斷地遭受侵蝕

對此情勢的演變,海內外專家早已不斷發出警告,並提出經濟戰略以為因應。無奈政府與朝野政黨始終無法跳出「兩岸關係」的狹隘思維,而行政體系政務官 也從未見其主動做有意義、有前瞻視野的政策討論或辯護。今天台灣社會瀰漫悲觀氣息,雖然政爭不斷,但無論如何,執政的民進黨政府難辭其咎。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最近一再呼籲,台商赴中國投資,等於是在中國複製台灣成功的過去而已。台灣怎麼可能經由複製過去,建設今日,再創新將來?

經濟成長的動能來自於投資,但應該投資於將來的創新或是過去的複製,孰輕孰重不證自明,卻正是台灣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

我們不能繼續在「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錯誤路線走下去。否則,經濟上「台灣化」的中國,終將反噬而把台灣「中國化」,形成廣大共產中國政經體制的 一部份。不僅台灣人民所得將被往下拉向中國工資水準,台灣主體價值也將淪喪,也將深遠衝擊亞太地緣政經安全的既有架構,升高台灣更難掌握的不確定性風險。

因此,鑒於台、中規模的絕對不對稱,台灣的經濟戰略絕對必須針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機會,以及潛藏其背後的多重風險,做出兼顧政、經、安全等多角度的平衡因應。

即使單純從經濟角度透視,對台灣來說,中國熱其實就是中國版的「荷蘭菌」(Dutch Disease)。荷蘭曾於一九六年代發現天然瓦斯,卻因這個西歐小國的資本和人力過度湧入此一資源的開發,造成該國製造業遭扭曲掏空,挫弱其原有的國 際競爭力。新資源的發現,竟反而傷及荷蘭整體經濟利益,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於一九七七年首次稱此為「荷蘭菌」病症。中國熱,也一直在扭曲台灣資源分配,可以 說台灣經濟已產生荷蘭菌病症!

無疑,要治癒台灣的荷蘭菌病症,經續會必須提出有效政策,以扭轉當前「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錯誤方向,並進而誘引資源投入台灣將來的創新發展,這是經續會成敗的關鍵。

(作者為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美國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現在的趨勢已很明顯:

人才、資金,企業、技術都帶到大陸。
台灣人成為成功的台商,台灣人的子女,成為台灣人在中國的第一代移民。

台灣人贏了,卻輸了台灣。

但要留下人才、資金,企業、技術在台灣,不能靠限制,也不能靠喊「愛台灣」

HL said...

當然是需要整套廣泛的策略方案,來因應中國熱。僅憑管制是不夠的。台灣不是不能嬴,重要是走對的方向。

Anonymous said...

憂國憂民的精闢國政論述,敬請提供小弟鍊結於http://www.wretch.cc/blog/ahkingchiu&article_id=22708809,如有侵權與請告知小弟取消鍊結

Anonymous said...

憂國憂民的精闢國政論述,敬請提供小弟鍊結於http://www.wretch.cc/blog/ahkingchiu&article_id=22708809,如有侵權與請告知小弟取消鍊結

HL said...

You are welcome.

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