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9, 2006

如何回應歐洲商會?:連結美、日、歐才有台灣

Remark: 筆者按行政院主計處資料計算

◎林環牆, 部落格專論, 10-29-2006; 自由時報, 10-31-2006

針對歐洲商會呼籲政府儘速對中國進一步開放,民進黨政府應趁此機會向國際社會解釋台灣遭受中國軟性圍堵的困境,同時也讓老百姓嘹解台灣經濟問題的核心,以及當前政府的政策思維。

政府理應聲明,台灣原則上願為促進全球多邊開放經貿體制貢獻已力,但國際社會不應一方面呼籲台灣對中國經貿開放,一方面又對中國政府蓄意排除台灣於「東協加三」的東亞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之外,視若無睹。

去年舉行的印尼雅加達東亞高峰會議,在北京影響之下,決議透過「東協加三﹝中國、日本、南韓﹞」逐步推動成立東亞經濟共同體,而台灣竟無法參與。另,由於多年來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的「南北利益衝突」不易調和,阻礙世貿組織進一步推動多邊貿易自由化,台灣政府也因而一直努力尋求與美、日等經貿夥伴締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不過,仍因中國壓力,不得其門而入。

國際社會應想一想:何以台灣只被允許走入中國,而不能加入「東協加三」或與美國簽署FTA,以便走向全球全面性深化雙邊或區域經濟整合?

台灣擁有豐沛的資金,以及廣泛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經驗。國際社會豎立進入障礙,以順遂中國在經濟上孤立台灣的企圖,不僅是全球的損失,也對台灣人民極度不公平,更會扭曲台灣的政經發展。與歐美各國一樣,台灣也應在多邊互惠原則下,努力追求全球化,而不是被限制退縮成為中國化。持平說,在中國軍事上飛彈威脅,政治上圍堵,經濟上孤立台灣的戰略架構下,要台、中經貿關係正常化,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歐洲商會指出「台灣已喪失競爭力」,雖然值得政府警惕,不過歐商顯然未能洞悉台灣經濟問題的核心,而開錯了藥單。今日要重振台灣競爭力,當中一環,就是台灣必須重新強化連結美、日、歐等技術領先國家,而不是中國。過去十五年來,在台、中雙邊經濟整合下,台灣經濟成長一直弱化,而過去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產業也已快速失去光環。

筆者按行政院主計處資料計算(如上圖),1990年代前五年,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率平均尚有27.6%,但1990年代後五年即降為25.5%。民進黨執政後從2000年到2005年這段期間,該平均附加價值率又進一步滑落至22%,而去年更低落到16.9%。換句話說,現在台灣高科技產業每100塊錢的產值,平均還不到17塊錢可供分配給員工、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

事實顯示,台商輸出資本技術,以連結中國的長期西進策略,反而削弱了產業在台灣本土創值的能力。重新連結美、日、歐,此時矣。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繼續閱讀...

Monday, October 16, 2006

台灣經濟究竟何時開始走下坡?

資料來源:美國智庫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TPPC)按台灣政府統計繪製

◎林環牆, 部落格專論, 10-16-2006; 東森新聞報, 10-17-2006

拜讀前國民黨政府經建會副主任委員葉萬安先生十月十四日發表「東森星其講義/兩岸產業合作 邁向世界市場」大作後,再度深深感受到台灣經濟的現實一直遭到政治意識扭曲。

葉先生說:「李登輝執政後,於1996年對兩岸經貿祭出「戒急用忍」政策,台灣經濟即開始走下坡」。無獨有偶,聯合報系的經濟日報稍早之前在九月二十一日社論自由貿易對台灣是禍?是福?」也說:「 1996年李登輝前總統對兩岸經貿祭出「戒急用忍」政策後,台灣經濟開始走下坡」,筆調神似。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不仿讓數字自己說明:1980年代台灣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為8%,而
1990年代前五年﹝1990-94﹞降為6.9%1990年代後五年﹝1995-99﹞再降為5.8%,而民進黨執政2000-2005這段期間又進一步降為3.6%

自進入1990年代後,台灣經濟成長率就從未再回升到8%8%以上的水準,而且很明顯地呈現長期減緩的趨勢。何以1996年會是
台灣經濟開始走下坡的起始年度?葉先生不覺得跟那篇社論一樣,都扭曲了事實真象!

既然在過去十五年這麼長的一段期間,台灣經濟成長逐年弱化,那不就是說背後一定有些超越黨爭的根本要素在做祟,否則,應不會自1990年代起,每隔五年平均經濟年成長率就往下掉一個或兩個百分點。關於這個問題,筆者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及三十日在東森論壇發表「台灣的選擇:談經濟需要知識與邏輯」一文,曾試著提出較完整的分析,並指出台灣經濟成長減弱,薪資成長滯緩,以及所得高低差距擴大等問題,其實是全球現象的縮影,台灣不是一個特例,而且「中國因素」是全球現象的重要因子。

以台灣和香港這兩個與中國經濟緊密整合的經濟體來說,依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從19902003年,台灣經濟平均年成長率為5.3%,香港更低為3.7%,但同期間中國經濟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0%。最近兩年隨著全球景氣持續回升,台灣經濟成長率由2003年的3.4%彈升至2004年的6.1%2005年的4.1%,而香港更由2003年的3.2%勁升至2004年的8.6%2005年的7.3%

很遺憾,葉先生長期參與台灣經建規劃,竟然也看不到台灣經濟成長在過去十五年期間逐漸弱化的根本要素,也和一些媒體一樣,輕率地把長期性的經濟問題歸疚於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1996914日提出「戒急用忍」的政策主張,以及所謂「陳水扁總統執政,以意識形態治國,對兩岸經貿箝制更緊,再加以治國無方,對台灣經濟更是雪上加霜。」這些陳述非常熟悉,經常出自一些特定媒體和政客,但嚴謹的証據在哪?

的確,陳水扁總統在執政的前面六年期間,迄未以有效策略扭轉台灣經濟的長期頹勢。不過若說成是因為「以意識形態治國」所致,反而顯示說者是以「意識形態」解釋經濟現象,不然怎麼會把1996年視為切割台灣經濟由好轉壞的關鍵年!

其實,領袖怎麼可能會沒有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沒有意識形態,又如何產生核心價直,以引領政經理念和政策架構?姑不論陳水扁總統是何意識形態,但葉先生是如何觀察到,台灣與中國經貿箝制更緊縮,以致讓灣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事實不是正好相反嗎?按陳水扁總統於2001年召開經發會後,隨即宣示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這不就等於是在執行意識形態上堅持「一個中國」的在野政黨,其平日所鼓吹的西進路線。結果呢?2000-2005期間的台灣經濟平均年成長率還是屈居東亞四小龍之末。加上政爭不斷,台灣經濟如何有辦法振衰起敝?

陳水扁總統終於在今年元旦宣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試圖微調過去六年來「積極開放」的西進路線,但是八年任期行將屆滿,已時不我予。而且整個政府官僚系統的策略思維,與葉先生一樣,仍然是鎖在仰賴外資與外來低階技術的中國,如此西進路線如何能為台灣開創新局?

關於西進路線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得失,筆者上月在自由時報適發表「經濟日報專業不及格」和「再論經濟日報專業不及格」兩篇論述,先後分別駁斥經濟日報八月十七日社論「台商西進究為台灣經濟帶來那些利益」以及其後續發表於九月二十四日自由時報「駁斥林環牆對經濟日報之不實指控」一文。筆者與經濟日報論戰文章收錄於「福爾摩沙政經評論」(http://formosan-voices.blogspot.com),正好可以回應葉先生的類似觀點。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繼續閱讀...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自由貿易不等於自由放任

◎林環牆, 部落格專論, 10-14-2006; 自由時報, 10-17-2006

經濟日報九月二十一日社論「自由貿易對台灣是禍?是福?」引據自由貿易理論,再度針對台、中經貿開放遭到杯葛,批判某些專家學者,謂:「推波助瀾,誤導政策,將使台灣經濟一蹶不振」。


該社論對自由貿易理論的了解,停留在肇始於十九世紀古典學派經濟學家李嘉圖 (David Ricardo, 照片),以國際比較利益為核心理念的新古典分析架構。沒錯,依據新古典貿易理論,自由貿 易促進國際比較利益分工,讓各經濟體各蒙其利,即使某些產業會產生如環境污染、噪音等外部不經濟問題,此一理論也排斥管制貿易作為糾正性的政策干預。

基於此,筆者也認為,在商品貿易的範疇,台灣對外貿易,包括台、中双邊貿易,應朝自由貿易的大方向推動,讓台灣最終成為「零關稅」的自由貿易島,也讓台灣產業澈底在全球自由競爭下,經由比較利益法則,合理化資源分配。


然而,新古典貿易理論演繹的自由貿易,並不意謂自由放任。任何政策邏輯的延伸,必須考量理論本身的假設前提。該理論的重要假設包括全球技術固定不變,以及全球經濟不存在任何風險。因此,基本上,新古典貿易理論是靜態的,並無法解釋在風險狀況下技術進步帶動一個經濟體發展的長期動態演變過程。台灣的經濟發展愈 來愈依賴技術創新,因此在引用該理論作政策辯護時,不可不慎,以免成為理論的奴隸而不自知。

1980年代末期開始,經濟學界已逐漸將研發驅動技術創新的「內生經濟成長」理論,整併成嶄新的國際貿易動態分析架構。研究發現,在自由化促進國際經濟整合下,一些 經濟體有可能因金融體制落後,不具備評估與分散風險的機能,以致本身資源離開高風險、高報酬的創新投資,而轉向集中流入低風險、低報酬的非創新投資。結 果,長期的經濟成長動能反而弱化了。

緣此,在資本和技術兩者的流量和流向的範疇,政府的政策管制與誘因機制,不僅必要,而且存在相當大的干預空間。此一思維和追求多邊開放的自由貿易並無抵觸。有些媒體常常以所謂「鎖國」批判政府管制流向中國的資本和技術,事實上,是過度延伸了新古典貿易理論的政策意涵。

當今全球研發支出百分之八十高度集中於美、日等少數先進國家,而且源自此創新中心的先進技術,不是全球擴散的,而是只有本身積極從事創新投資,同時又與其經 貿整合密切的經濟體,才有可能受惠於此一技術擴散的外溢效益。因此,政策引導資源流入全球創新中心,不是更能拓展台灣的技術疆界,以強化經濟成長動能嗎?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照片來源:The Warren J. Samuels Portrait Collection at Duke Universit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