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選擇有效的策略非常重要,但是觀念引導策略,錯誤的觀念必然產生錯誤的策略。台灣的選擇非常清楚,那就是「創新」,而不是「中國因素」。台灣當然不必排斥善加利用中國因素,但這不是台灣的經濟戰略主軸。台灣的主軸路線應在於集合島內外資源,有效提供創新投資的誘發機制,建構福爾摩沙成為一個東亞創新導向的高所得經濟。
◎林環牆, 部落格專論 4-27-2006; 東森新聞報 4-29-2006, 4-30-2006
在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大家主動表達意見是一件好事。不過有些人在發表評論時,特別是針對台灣經濟問題,常常看到評論者分不清究竟自己是在作規範性(normative)的意見或立場陳述,還是在作實証性(positive)的邏輯分析。當評論者把個人規範性的價值觀和實証性的邏輯分析混在一起,或者評論者本身缺乏經濟理論與邏輯的訓練,那麼這樣是不可能對台灣經濟問題提出客觀分析,為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多增加一份有意義的訊息。
台灣向下沈淪?
茲舉東森論壇四月二十六日某國立大學教授發表「為民進黨不停歇的經濟會議進二三語」一文為例說明。
首先,該文謂:「目睹台灣人曾有的傲世經濟成就,一步步向下沈淪,卻無計可施,完全束手無策。我們之所以有如此沈痛的觀察,不是杞人憂天,更非咒咀台灣。」事實上,這項觀察是聳動有餘,談不上知識分子發揮理性批判的力量。
如果我們分析比較長期的資料,並從全球經濟的大視野來看,相信大家會對台灣經濟的真實面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的確,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已經減弱了。
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平均年成長率大約是7.9%。在緊接著的1990-95期間,台灣經濟平均每年成長率減緩至6.8%。在1995-99期間再減緩至5.8%。也就是說:在整個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的1990年代,台灣經濟年成長率由1980年代的7.9%逐年趨緩而降低到5.8% (即減少了2.1個百分點)。台灣經濟成長期減弱的現象,並沒有因政黨輪替獲得改善,而仍然沿續至民進黨執政的最近這段期間。按在2000-05期間,台灣經濟平均年成長率進一步下降至3.7%,即較之前五年期間(1995-99)再減少了2.1個百分點。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民進黨執政這段時間,全球高科技泡沫化剛好發生在2001年,而台灣經濟又正好高度專業化於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因此對台灣經濟的打擊相當嚴重。在2001年這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乃滑落到負2.18%。其他東亞小龍經濟同年的成長率分別是:新加坡為負2.30%,香港為0.50%,南韓為3.80%。除了南韓外,台、新、港等經濟,不是成長停滯,就是呈現衰退。但是這些經濟都沒有「一步步向下沉淪」,反而隨著全球景氣好轉,經濟成長率又隨即彈升。
最近四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分別是:2002年為4.3%,2003年為3.4%,2004年為6.1%,2005年為4.09%。新近三年台灣經濟且都超越南韓,但在整個2000-05期間,台灣經濟年成長率為3.7%,低於新加坡的4.95%,南韓的5.18%,以及香港的5.28%。究境是不是屬暫時落後,仍有待密切觀察,不可輕忽。
成長減緩是全球現象
無論如何,從中國國民黨執政的1991年起迄民進黨執的2005年止的十五年內,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趨勢線基本上呈現向下走勢,而這個長期走勢並沒有因政黨輪替產生結構性的變化。事實上,經濟成長期趨緩是全球相當普遍化的現象,並不是台灣單獨有的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資料,在1980-1990期間,全球經濟平均年成長率為3.3%,但在此後1990-2003的十四年期間該年成長率減緩為2.8%,減緩幅度達15.2%。其中世界七大工業國,除加拿大外,都出現經濟成長減緩的現象:
- 美國─由3.6%降為3.3%, 減緩8.3%;
- 日本─由3.9%降為1.2%, 減緩69.2%;
- 德國─由2.3%降為1.5%, 減緩34.5%;
- 法國─由2.4%降為1.9%, 減緩20.8%;
- 英國─由3.0%降為2.7%, 減緩15.6%;
- 意大利─由2.5%降為1.6%, 減緩36.0%;
- 加拿大─由3.2%升為3.3%, 加速3.1%。
日本經濟成長減緩程度最驚人,經濟成長率竟掉了三分之二。其次是德、意兩國各約掉了三分之一,法國掉了五分之一,英國掉了六分之一,美國則比較輕微。
這種全球經濟成長普遍減緩的現象同樣反映在東亞四小龍身上。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資料,東亞四小龍,除了新加坡外,經濟成長減緩也非常驚人。其中香港平均年成長率從1980-1990的6.8%下墜至1990-2003的3.7%,成長減緩程度高達45.6%;南韓次之,由9.0%滑落至5.5%,減緩程度達38.9%;台灣再次之,由7.9%滑落至5.3%,減緩程度達32.5%。
北歐和西歐一些高所得且以創新見長的小規模經濟,除愛爾蘭逆勢強勁加速經濟成長外,也沒有倖免於成長減緩的全球現象。例如瑞士平均年成長率從1980-1990的2.0%下降至1990-2003的1.2%,成長減緩程度高達40.0%;芬蘭由3.3%下降至2.8%,減緩程度達15.2%;瑞典由2.5%緩降至2.3%,減緩程度達8.0%。
中國因素與全球現象的省思
為什麼在幅員遼闊人口龐大的中國經濟長達25年平均每年成長10%的情況下,全球經濟總合產出的成長仍然是緩慢下來(減緩幅度達15.2%)?顯然,這和中國仍然是依賴外資推動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有關。一方面,中國低廉工資的勞工磁吸大量外資,兩者結合造就競爭力強勁的勞力密集產業,縱橫全球,壓縮許多國家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強勁的擴張,並未形成足夠龐大的內需市場,以胃納其他國家的產品,卻徒然帶動能源和工業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凡此種種都產生下拉他國經濟成長的牽制作用,同時壓抑比較先進國家勞工實質工資的提升。
簡言之,中國這種內需市場和出口市場不平衡的成長模式,擠壓了很多國家經濟與實值工資的成長空間。過去東亞四小龍也曾經歷相同的成長模式,但是,在當時全球經濟體係比較能夠包容,因為東亞四小龍的經濟規模比較小。中國則不同,因為經濟規模龐大(特別是絕對充裕的勞動供給),全球經濟體系相對較難吸收中國長期內外市場不平衡的成長模式。這同時也解釋為什麼國際社會頻頻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因為如此將有助激勵中國內需市場和國際商品出口至中國,同時中國內外失衡的經濟結構也將可獲得改善。
以上分析並不在於否定中國提供廉價商品,強化國際競爭,促進全球消費者利益。不過,在中國因素正反交互作用下,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擴張的另一面,卻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事實,而且,特別是緊密環遶中國周邊的台灣,香港,南韓,日本等較先進經濟體,其經濟成長減緩程度相較於全球經濟,都更為凸顯,更為嚴峻。
的確,日本和東亞四小龍已因進入較成熟的經濟發展階段,而跨越了成長的高峰期。所以,即使沒有中國因素,經濟成長也終究會慢慢趨緩,從而收斂於一個「長期可支撐的永續成長率」。
台灣的選擇
在全球現象的大架構下,台灣遭逢經濟成長減緩,甚至實值工資下降的困境。這個台灣現象就是全球現象的縮影。
如何選擇有效的策略非常重要,但是觀念引導策略,錯誤的觀念必然產生錯誤的策略。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既然任何經濟的成長率最後總要減緩並收斂於一個長期可支撐的永續成長率,那麼是什麼東西主導決定這個經經永續成長率?無他,技術創新和人口成長兩者。如果沒有了技術創新,那麼台灣「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的長期永續成長率將悲慘地僅僅等於台灣的人口成長率(年成長率大約0.61% ),導致台灣「平均每人實質GDP」的長期永續成長率降低為零。
台灣的選擇非常清楚,那就是「創新」,而不是「中國因素」。台灣當然不必排斥善加利用中國因素,但這不是台灣的經濟戰略主軸。台灣的主軸路線應在於集合島內外資源,有效提供創新投資的誘發機制,建構福爾摩沙成為一個東亞創新導向的高所得經濟。
很慶幸,台灣經濟的核心實力正是技術創新。台灣怎麼可能會無計可施,完全束手無策?
(作者是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