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0, 2005

跨世紀台灣經濟成長策略的省思

林環牆, 工商時報, 3-15-1998

在即將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台灣經濟成長策略究應如何調整,以維繫國力與國民福祇的提昇,實係當前朝野應高度重視與深入省思的一大課題。國人對於這個課題的思考,似乎有意或不自覺地掉入一個乍視有理的詭辯,認為台灣經濟的第二春,唯有仰賴中國持續擴張中的 "龐大市場" ,否則無以為繼。台灣民間企業深信這個簡單的邏輯,因為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命脈。國府的政策思維,也在這種邏輯指引下,無法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提供深具自信的「再成長策略」。即便台灣第一在野黨最近黨內「中國政策」大辨論,亦深受此邏輯所牽引。

從 宏觀經濟的角度,一國經濟永續成長的動力,乃來自「技術創新」。而「資本累積」,如廠房設備等的擴充增加,雖然是不可或缺的成長要素,卻無法單獨促進永續 成長,因為資本累積的邊際貢獻終究會遞減。而且愈是成熟的經濟,資本累積往往是因為技術創新的誘引,而居於被動的腳色。換言之,像台灣這種新興工業經濟, 未來成長的動源,將愈來愈仰賴技術創新,而資本累積則僅是被動配合技術創新而已。這個看法正是晚近十年美國經濟學術界所發展「內生成長理論」的中心論點。

國際市場規模的擴大與整合,毫無疑問,會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創造就業與商業利潤。然透過國際分工提高靜態資源分配效率,雖可 短暫擴張動態的經濟成長效果,卻幾乎無助於提昇一國經濟的長期成長率,尤其當台灣的貿易對象國﹝如中國﹞屬經濟相對落後時,更是如此。

一般企業家往往難以理解其中邏輯,因為前述所謂 短暫,在現實世界裡,畢境不短暫,可長達十年,甚或二十年。其實深一層看,與相對落後國家貿易,是無法經由商品流通,而帶動技術創新,因為這些國家的外銷品多屬勞力密集,而無高科技內涵,以供台灣廠商進行所謂「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等生產技術的模仿與啟發。

至若直接投資中國等相對落後國家,雖有策略性市場滲透的積極意義,長遠來看,資金未能留在本土,投入研究發展(R&D),對於亟須產業升級或技術創新的台灣,實弊多於利。

本人全文論述,絕無反國際貿易或投資的任何暗示。而旨在於強調,不要輕易掉入中國貿易市場誘人的邏輯陷阱,致錯估台灣經濟成長策略的根本要素──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必須透過長期有效率的R&D,此又建立在「科技人才」,「儲蓄資金 」,「知識產權保護 」,以及「國際市場」等的環環相扣。其中「國際市場」一環乃指與先進國家接軌的資本市場與高科技市場。如何在政策上,促進這四大環扣緊密結合,才是國府當前關鍵性的經濟策略。「兩岸關係」還是以國家安全或風險為考量依歸。

(作者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