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超越台灣與中國的相對格局?若是仍舊困於「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平衡」的問題,蔡英文恐怕是屬於「過去」, 而不是「未來」!
◎林環牆, 部落格專論, 05-16-2008; 自由時報, 05-18-2008
五二0後,台灣將進入「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是問題」的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新局面,而民進黨也將在新局面來臨前的五月十八日選出一位新的黨主席。民進黨主席候選人也是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最近相繼發表一系列看法,受到各方囑目。
蔡英文說:「民進黨應強化台灣本土認同、擴大自身的基礎才能壯大,這無關中間路線,民進黨的理念與選票出現落差,很大原因是表述方式的問題」。
筆者認為,民進黨敗選更大的原因是,執政八年對台灣經濟問題的詮釋,民進黨政務官無能為力,不僅整個詮釋權落入力主西進中國的台北都會媒體,更是進而附和推行「西進中國論」。面對媒體指摘民進黨執政「意識形態治國」,「鎖國」,及「台灣經濟停滯不前」,民進黨政務官何曾提出有效及有力的論述辯護?
蔡英文說:「面對新的局勢,我們要超越台灣與中國的相對格局,要建立跟國際接軌的主權觀,要把台灣的主權地位以及與中國的關係放在亞洲與世界的架構裡,讓我們主權的問題能堅定的讓國際普遍的理解跟接受。」
筆者認為,台灣確實要超越台、中狹隘的相對格局,不過,什麼是「建立跟國際接軌的主權觀」?難以理解。當前國際媒體普遍把台灣定位為「中國叛離的一省」﹝a renegade province of China﹞,國際組織不接受台灣做為主權國家,國際上普遍不給與台灣外交承認。台灣要努力的不是去「建立跟國際接軌的主權觀」,而是要打一場法律戰,努力讓國際社會理解跟接受:台灣的現狀是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的延續狀態─意即「台灣不屬於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不管台灣是否已具備國格」。
中國是客觀存在的大國,處心積慮要以武力終結「舊金山和約」這個國際條約的法律效力。台灣獨立建國的契機在「舊金山和約」,同時也存在於美、中戰略對抗的夾縫理。歷史的契機稍縱即逝!
蔡英文說:「『重新思考對中國政權外交,建立新的中國論述』,在不妨礙兩岸經貿交流下,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的平衡」。
筆者認為,這樣的思考是有問題的。民進黨應該做的是,如何在「舊金山和約」的法律架構裡,向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重申台灣獨立建國的路線,同時重新擘劃揉合建國路線與安全需要的台灣經濟發展大戰略,以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及國及國際社會的支持。
要超越台灣與中國的相對格局,若是仍舊困於「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平衡」的問題,蔡英文恐怕是屬於「過去」, 而不是「未來」!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7 comments:
其實民進黨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
就是設法奪取論述權
國民黨在野八年改變了什麼?答案是什麼都沒
國民黨之所以贏,不過就贏在輿論優勢跟錢而已
而輿論優勢之造成,媒體固然是其一
對岸網軍助陣控制主要網路討論版也是重要因素
至於錢的部份,一方面是可以買票
二方面也可以學中國請黨工上網去做網軍
中國網軍不但制度化,而且是有給職
甚至還要經過培訓
不知道民進黨中央到底知不知道這一點
連最基本的知曉敵情都做不到,選得贏才有鬼
民進黨的政經論述過去八年始終無法跳脫「兩岸」框架,當然難以大格局的氣勢開展新局。加上執政的傲慢,及小圈圈的權力集結,根本不把真正台灣派專家提供的論述,當做一回事。
您好:
對於您的看法感到佩服,不知道是否可以跟您討論關於經濟的議題呢?
我有寫下部分於我的Blog.希望您能不吝指教,謝謝.
您好:
對於您的觀察感到佩服,不知道可不可以跟您討論關於經濟的問題?我有在Blog上寫下一部分看法,請您不吝指教,謝謝.
Sure, anyone is welcome to post her or his views for discussion.
國際上對於匯率有將匯率視為出口補貼及進口關稅的想法嗎?
對於中國選擇釘住美國匯率,不太願意升值,其實應該算是一種錯誤的政策,因為對於出口的補貼在經濟學的看法中是一種損害本國利益的作法,不是嗎?
所以這一次國際經濟的動盪,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美國在調整其過高的負債,不知是否可以作此解釋呢?
True, an undervalued currency is like a subsidy to exports at the expense of consumer welfare. This policy is often harmful to the exporting economy, particularly in the long run. In practice, exchange rate policy is complicated, though.
The global economic turmoils highlight a compelling need to re-examine the issues of financial de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derivatives.
Post a Comment